许小年:是时候改革发改委了
事件:华电国际24日公告,子公司新机组投产增容294兆瓦 神光分析: 1、子公司四川华电杂谷脑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华电内蒙古开鲁风电有限公司,所分别建设的杂谷脑河狮子坪水电站3台65兆瓦水力发电机组与义和塔拉一、二期99兆瓦风电机组,于近日成功投产发电。
但是,还需要更有力度的举措使宏观经济政策和中国经济形势更好地匹配。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分析师石磊则预测,央行近期不太可能加息,全年可能性也很小。
当前物价涨幅还在预期之内当前CPI走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之前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政策基调是在适度宽松框架之下,做数量型调控。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史蒂芬 罗奇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退出刺激政策的时机已经到来。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认为,暂时加息可能性不大。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分析师石磊则预测,央行近期不太可能加息,全年可能性也很小。因此,目前加息条件并不充分。俄乌冲突从2014年克里米亚地区冲突爆发以来,俄乌局势一直伴随着能源制裁等问题,俄罗斯石油出口一直受到负面影响。
花旗银行认为,2024年,国际油价将维持在75美元/桶左右,但有望冲击三位数,未来12至18个月可能升至每桶100美元,推动油价上涨因素包括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欧佩克+进一步减产、主要产油国供应中断等。摩根大通预测,2024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83美元/桶,从第二季度开始超过80美元/桶;2025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75美元/桶上下,其中第一季度可超过80美元/桶。另外,阿以冲突带来的中东局势不确定性,以及包括也门胡赛武装在红海对油轮的袭击事件,加剧了原油市场对未来供应不确定性的担忧,并引发了部分投资者恐慌性购买,间接推动了油价上涨。同时,地缘政治影响和石油减产计划还可能进一步加剧投资者恐慌,重新将油价从80美元/桶退升到100美元/桶以上。
国际人士认为:鉴于目前俄乌之间地缘政治因素复杂,深层次分歧及政治利益很难在短期内找到解决方案,如果没有外部大国政策及国际组织行动的强力介入,很难预测俄乌冲突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结束。高盛已将2024年夏季布伦特原油价格峰值预测上调至87美元/桶。
渣打银行认为,随着供应形势趋紧,国际油价可能达到并超过90美元/桶,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布伦特原油价格将超过100美元/桶;2025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将达到109美元/桶的高位。鉴于欧佩克+减产计划将延期到2024年6月,2024年油价上升几乎已成定局。民主党的拜登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倡导环境保护和减排措施;共和党的特朗普则支持扩大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甚至退出了巴黎协定。由此引发的俄罗斯原油出口影响将是长期持续性的。
如渣打银行预测的2025年布伦特原油109美元/桶成真,提前购买将有可能节约近30%的采购成本。自2023年11月以来,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超6%,WTI价格上涨近8%。相较于2023年3月及6月一度低于70美元/桶的触底有了明显反弹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在总部接待了宁德时代董事长兼总经理曾毓群一行,并共同见证了签约仪式。
此举将为推动能源行业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以及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双方一致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利用和发挥各自的优势,持续深化战略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优化和延伸产业链条,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双方合作达到新的高度。
在会谈中,马永生与曾毓群相互表达了感谢,并分别通报了各自企业的业务发展情况。双方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在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深入的意见交换。
3月13日,中国石化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吕亮功,以及宁德时代首席客户官、市场体系联席总裁谭立斌,参与了此次会见,并代表双方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一致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利用和发挥各自的优势,持续深化战略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优化和延伸产业链条,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双方合作达到新的高度。3月13日,中国石化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会谈中,马永生与曾毓群相互表达了感谢,并分别通报了各自企业的业务发展情况。此举将为推动能源行业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以及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双方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在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深入的意见交换。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吕亮功,以及宁德时代首席客户官、市场体系联席总裁谭立斌,参与了此次会见,并代表双方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在总部接待了宁德时代董事长兼总经理曾毓群一行,并共同见证了签约仪式业绩承压再加上并购等大额资本支出,这些巨头们也纷纷开始控制成本,削减低利润业务,而低碳业务首当其冲。
而北美公司如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西方石油公司等,一向都是油气减产的反对者,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的CEO去年均公开发表观点称,化石燃料需要更多投资,否则清洁能源转型也无从谈起。实际上,2023年至今,油气巨头们已掀起了一波并购潮。
这也体现出,相对于用清洁燃料替代石油、天然气,目前油气行业更倾向于保留这些化石燃料的份额,甚至加大投资,同时用前沿的去碳技术中和其碳排放。雪佛龙紧随其后在当月宣布将以530亿美元收购赫斯公司(目前这桩并购案因圭亚那Stabroek油田的优先收购权问题生变,雪佛龙方面披露可能无法按期完成交易),这也是2023年全球金额最高的两桩并购案。3月,此前美国最大天然气企业殷拓集团又宣布与Equitrans Midstream合并,进一步扩大了公司规模。但毕竟能源转型是成本业务,一旦盈利表现不佳,在公司经营决策中也较容易被边缘化。
在这一背景下,油气行业对低碳技术的投资布局也有所变化。壳牌先是剥离了回报率低的家庭低碳电力业务,又宣布2024年计划裁掉15%低碳解决方案条线的员工。
此外,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去年发布的报告,预计全球石油需求2030年左右才会见顶,这也推动了石油巨头们抢抓需求爬升期的红利。另一家欧洲油气巨头道达尔也加大了在天然气领域的投资力度。
在2022年,清洁燃料占到油气行业能源转型投资的半壁江山,而到了2023年,CCUS(碳捕集、封存与利用)则成为了首选,占到低碳领域投资总额的25%以上。刚在低碳领域加速布局的埃克森美孚也在财报数据披露后不久即宣布,裁撤百余名于2023年收购的、主营CCUS业务的Denbury公司的员工。
BP也大幅调整了其能源转型战略,虽然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长期目标未变,但2030年减排目标已从35%-40%区间缩水到了20%-30%区间。油气并购、资本支出活跃,但低碳业务有受冷落迹象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统计,2023年油气行业能源转型支出占该行业资本支出总额的6.5%,而在2022年,这一比例是8.3%,也就是说,2023年同比下降了1.8%。BP也明显减小了低碳投资的力度,此前实施激进能源转型战略的首席执行官Bernard Looney也于2023年9月辞任。2023年,国际油价震荡走弱,全年累计下跌17%,油气巨头的业绩也因此承压,2022年实现净利倍增的跨国五巨头(壳牌、埃克森美孚、道达尔、BP、雪佛龙),2023年盈利均同比下降,降幅在29%-50%之间。
油气巨头们对低碳业务的热情正在逐渐消退。2024年初,先是美国天然气头部企业Chesapeake Energy和Southwestern Energy宣布合并。
2023年10月,先是埃克森美孚宣布以595亿美元收购先锋自然资源公司,成为油气行业近20年来最大并购案。近日,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了一项研究,称2023年全球油气行业能源转型投资约268亿美元,同比下降17%,经过5年的高速增长后,首次出现增速放缓。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胡珈萌,编辑|刘洋雪)。这些数据均显示出,油气行业,尤其是国际油气巨头,在投资领域愈发活跃,但流向低碳业务的资金却正在减少。